联系我们
公司名称: 不老神食品集团有限公司
服务热线: 4008260066
联系传真: 0570—3864508
联系地址: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曙光路2号
公司网址: Http://www.bulaoshen.com/
电子邮箱: bulaoshenwz@163.com

读取中...

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>>
不老的事业•历程(四)——衢州创业
更新时间:2014-2-10 9:44:53  浏览:4620  关闭窗口 打印此页

    郑樟雄也有失算的时候,他父亲能把药鸡在小湖南做得这样红火是他没想到的。那时,因种刺梨出名,他被调入县政府驻海口办事处,踌躇满志,正想着去海南大展鸿图。一天晚上,郑无法来到儿子住的旅馆,把他们夫妻商量要做药鸡的计划说给他听,希望有文化的儿子给出出主意。一贯喜欢给父亲出谋划策的儿子,这次没说什么,只是说“去试试也好”。其实郑樟雄心里在想:就那么个药鸡能做出什么名堂来,也许俩口子过过日子还差不多。 

    转眼一年过去了,郑樟雄在海南干得有声有色。他在海口办完筹建办事处的有关手续后,又协助办事处主任把海南的鹿龟酒拉到衢州销售,促销广告全由郑樟雄策划,酒卖得很好,半年不到就卖了一火车皮。鹿龟酒可从来没在内地卖过,酒厂乐坏了,专门给办事处发了10万元奖金。郑樟雄的前途可谓是一片光明。后来,郑樟雄就办事处的工作提了许多建议,都未被接受,觉得呆下去没有多大意思,没呆满8个月就离开了办事处。 

    有一家肉牛公司的老总看中了郑樟雄,邀他到自己公司的门市部来当经理,希望能在海南找个像鹿龟酒一样的产品,赚些利润以解决公司初创时的经费困难。郑樟雄与公司老总到海南考察一番,最后选定了几个饮料品种,签订了33万的订货合同。这一次郑樟雄失败了,败得很惨。 

    郑樟雄说,有很多事情是天注定的,属于你要经受的困难是无法躲避的。本来饮料应该是6月底到衢州,刚好可以在旺季销售。谁知那年湛江发大水,铁路也冲垮了,直到7月底饮料才到衢州。祸不单行,饮料本来已经错过了销售旺季,偏偏8月份来个秋雨绵绵,天气特别凉爽,大大影响了饮料的销售,幸好在各位朋友的帮助下,推销了22万的产品。本都亏了,更不用说赚钱了。眼看饮料生意亏损严重,公司老总翻脸了,认为饮料的经营是郑樟雄的责任,所有亏损由他承担,公司概不负责。就是这样,郑樟雄一下子背上了11万元的债务。 

    这位心高气傲、不安分的年轻人跌入了人生的低谷。吃些苦他是不怕的,但是想法不被理解那才是最大的痛苦。郑樟雄说:“那是人生最痛苦的时期,也是思考最深刻的时期。痛定思痛之后,又是自己心境最平静的时期,自己仿佛从天上掉了下来,回到了地上的感觉也很好。”有了那段经历,郑樟雄安分多了,他与公司签订了承包门市部还债的合同,开始做些小的副食品批发零售业务。他蹬三轮车给十八家店送货,拉着杨梅在街头叫卖,夫妻两人辛苦一年,合计合计也有6万余元利润,可除了仓库里4万元的存货和外面酒店赊欠的1万余元账款外,所剩无几。 

    压力实在太大了,这样下去,何年何月还清债务,郑樟雄实在想不出好的办法。心灰意冷之时,他想起去小湖南父亲那里散散心。这时,他父亲已经在农贸市场里租了门面,正式开起药鸡店啦。他来到店里不久,父亲刚好拉着两筐鸡从外面回来,原来他父亲一早就去衢州采购鸡了。母亲叫他守店,她俩去杀鸡。父母杀好鸡回来,把鸡放入老汤中卤煮,不久鸡香就飘溢着整个市场。一整天,郑樟雄都在店里,父母亲忙时,他就帮忙着卖些东西。农村里的店也没有个固定营业时间,有时晚上十点多也还会有人来买东西。入睡之前,父亲关好店门在数着当天的营业款。看着父亲数着钱,郑樟雄突然顿悟:啊呀,药鸡店那真是好啊,你看存货不多,又没有欠账,早上鸡拉来,晚上就收钱,哪像自己做的副食品生意,存货多,收帐难。此番话后来被人形象地说为:早上一筐鸡,晚上一盒钱。 

    两颗不安分的心再一次发生碰撞。当郑樟雄把自己的一番感悟说给父亲听时,父亲瞪大眼睛看着儿子许久,然后说:“就是嘛,早就好把我们的药鸡店开到衢州去啦!”很多时候这对父子会为某一件事发表自己的观点,争执不下的时候都是做母亲的出来打圆场。这一次父子俩一拍即合,两人的一致,预示着什么呢? 

    还是让叶英夫妻两人来学吧,当考虑由谁去衢州开店时,郑无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。郑叶英是郑樟雄的妹妹,所以这事不复杂,就这么定下来。 

    叶英的丈夫叫周年富,也是白岩村人,他们俩结婚后一直在家里务农。叶英每年养三四头猪,养得又肥又壮。年富是种田地的好手,还特别勤快,一有空就往山上跑,搞些副业。两口子恩恩爱爱,日子过得安安稳稳。夫妻俩除了结婚时去杭州旅行过一次外,平时很少外出。突然提出要他们到衢州去开药鸡店,心里多少有些不踏实,但既然父亲开口,他们也只好听从了。 
他们卖了家里的两头猪,把仓子里的稻谷、衣柜里的棉被棉衣翻出来晒晒,其它的事情都一一安排妥当后,带着4000元积蓄出山了。 

    叶英到小湖南父亲的药鸡店里学习。年富到山上挑了几根又直又粗的杉木,锯成木条,扛到衢州,以备店面装修用。 

    1994年春,在老乡的帮助下,郑樟雄很快在南区找到了一家店面,就是现在“NO00001衢州01”的南区店。他和周年富一样,从小喜欢弄刀弄斧之类,锯锯钉钉在家也是经常做的事。他们买了三合板,加上从白岩运来的木条,自己动手,很快就搭起了柜台。他们把门面分隔成四个部分,西南转角钉成封闭式药鸡销售柜,柜台的上方用木档加固用来睡觉。西向中间部分做成副食品销售货架,西北角隔成加工间。 

    叶英书读得不多,但做事却很在行也很认真,在父亲店里学了一个月,做药鸡的技术也就掌握了。这时天气已进入炎热的夏天,天气那么热,新店能开张吗?大家迟疑不决。郑樟雄觉得药鸡店应该有个名称才对,但叫什么名称,鸡的价格怎么定还没想好,出于种种考虑,决定把开店的日期定在中秋节那天。距离中秋节还有一段时间,考虑店面要付租金不能闲着,就叫年富他们先批发一些烟酒副食品来卖,门口摆个冰柜卖雪糕棒冰。 

    中秋节到了,郑樟雄也给药鸡定名为“不老鸡”,店名叫“不老鸡店”。郑无法提前一天来到衢州,亲自到场指导加工。开业第一天把握不那么准,做出的鸡比平时稍黑了一些,幸好第一次谁也没见过不老鸡是咋样的,也没有人说什么。他们租的店面是司法局的房子,司法局工会捧场,单位里每人发一只,共发了43只鸡,窗口卖了6只鸡,第一天就卖出去49只鸡。 
第一家不老鸡店就这样在郑无法一家人的期待和梦想中开业的。 

    可是,起初一段时间生意并不很理想,最少的一天只卖出半只鸡,怎么办呢?周年富有些焦急,也有些动摇了。其实他还是眷恋着白岩的土地,眷恋着白岩虽艰苦却安逸的日子。有一天当郑樟雄看到电视里说麻油酥鸭一天要卖300只时,就说:“年富,今后我们也来个一天卖300只鸡。”年富回答说:“有30只一天就好了。”说话中流露出明显的失落感。不过,有郑无法父子的坚持,他是不会回白岩去的。 

    尽管郑无法心里也有些着急,他还是以自己坚定的信念鼓励大家:“只要坚持下去,我们这么好吃的鸡肯定会有人来吃的,生意也一定会好的。” 

    郑樟雄在想,是店的位置不好吗?那已没办法了,因为房租已付,并且再也没有钱另外租店面了,只有在这里坚持下去。是知名度不高吗?那就得做些宣传。他想起了当时作鹿龟酒宣传时的小报,成本低,效果好。于是他就着手收集资料,用了几个月时间编了一份《不老鸡专刊》,和周年富骑着三轮车,在公交车站、街头巷尾四处张贴,并挨家挨户去发送。《不老鸡专刊》发过之后,店里生意并没有很大好转。难道是产品口味有问题?在接下来的时间里,郑樟雄看了中医学、中药学等书藉,翻阅了很多菜谱,开始了对药鸡古方的调整。郑无法起初不以为然,认为鸡不是蛮好吃的嘛,古方没有什么可改的。倒是郑叶英支持她哥哥,每当哥哥一个新的配方拿来时,她就按哥哥的要求进行试制,有时在调味方面也做些小的改进。 

    改方的工作断断续续持续了一年多时间,大大小小的改进也不少于上百次。事实证明,这一改进是有成效的,不老鸡的口味日趋纯正,风味更加独特了。  

    尽管周年富夫妇心里有动摇的想法,但淳朴、踏实、认真负责的山民风格是不会动摇的,叶英坚持每天把玻璃、柜台擦了又擦,灶台洗了又洗,所有来店里玩的、买东西的顾客都夸赞:你们店弄得真是干净。夫妻俩对来店里的每一位顾客都笑脸相迎,从不短斤缺两,加工的原料精挑细选,洗了又洗。他们都说,做事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。 

    当时,郑樟雄夫妇的副食品店还没有结束,白天他们在副食品店里上班,晚上也来不老鸡店与周年富夫妇一起杀鸡,经常到夜里十二点、一点钟夫妻俩才骑自行车从南区回到市区睡觉。“那段日子真是好辛苦,我白天在店里,晚上去帮忙杀鸡,还要照顾一岁的女儿。” 郑樟雄的妻子余仁阳回忆道。 

    转眼春节快到了,郑樟雄再次感到友情的温暖,很多朋友都帮着他向各单位推销不老鸡。有了大家的帮忙,这个春节还是很顺利,共卖出去将近2000只不老鸡。 

    后来,有人问郑樟雄,为什么要把“先做人,后做商人”作为不老神的经营宗旨时,他深有感触地说,我做胆红素亏钱时,两位同事每人拿出800元钱让我去重庆再学习技术。我卖饮料亏损时,是朋友们帮助我推销饮料。我不老鸡店生意不好时,还是朋友们帮我推销不老鸡。为什么朋友们愿意在我危难时期帮助我,无非是我平时的为人可以,我的人格让他们认同。 

    生意好起来后,年富他们就忙不过来了。光是杀鸡这一道工序,就很辛苦,有那么多鸡需要宰杀,光靠年富夫妻俩已不可能完成了。郑樟雄想到让弟弟郑樟田来帮忙。郑樟田初中毕业就不想再读书了,学过泥工,老哥做胆红素时也一起去背过胆汁,后来在遂昌帮助父母做肠衣肝素。当时的他在旁人的眼里就没干过件像样的事,不过凭借“万元户的儿子”借钱倒好借,他一路借钱,家人一路替他还钱。在人们的记忆里,他做过一件最大的事就是立下雄心壮志要把村里的茶园承包下来,结果从信用社借了1500元钱后,人却到杭州西湖边游玩去了。另外还有一件正事就是在遂昌谈了个女朋友,就是现在的妻子余凤忠。他抽烟、喝酒、打牌样样都会,下河摸鱼特别在行,就是下地干活他老觉得手软脚酸。这一次让他来帮忙杀鸡,这样的活他能做好吗? 

    天助不老神。也许是城市的热闹生活让他向往,也许老哥老姐创业的热情感染了他,也许是几年的奔波让他学乖了,这一次的郑樟田把杀鸡的活做得特别好。鸡毛拔得干净,内脏也清理得好,他手中的这些白条鸡,比送到菜场里杀回来的好多了。老哥、姐姐、姐夫都很满意。春节过后,郑樟田就留在衢州不老鸡店里,专门负责杀鸡了。年富在附近农村租了一间房子作为宰杀场,郑樟田就是第一任不老鸡宰杀场场长。 

    春节时各单位的团体购买不仅给不老鸡店带来了利益,而且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品尝不老鸡。人们都觉得不老鸡味美香奇,回味很好,纷纷根据随鸡发送的不老鸡专刊上的地址找到不老鸡店。生意就这样在春节过后节节上升,到了三四月份每天营业额已达到了400元。 
生意的繁忙使得年富不能像往常那样每天踏着三轮车去收鸡了,活鸡的采购也就成了问题。他找到了在南湖农贸市场卖鸡的陈国明,希望他能帮助送些鸡。陈国明家在城郊万田乡,小时候放鸭子,后来卖过鸡蛋,养过鸡,一次鸡瘟让他把几年的积蓄全部亏光,只好在市场倒卖鸡。他读书不多,但最讲江湖义气,有十个义兄义弟,平时有理没理用拳头来说话。尽管欠了一屁股债,但年富把生意送上门让他送鸡时,他还牛得很,非得让年富把郑樟雄叫去与他谈才行。谁知这一谈,就是十几年,十几年中陈国明送了数以千万的鸡,成为远近闻名的“鸡头”。 

    时常有老城区的人来不老鸡店买鸡,郑樟雄又不安分起来了,何不去老城区开家店?父亲和年富都觉得太快了,现在店里生意刚有起色,万一新店没开好不是又白干啦。但是他们也知道,郑樟雄想干的事一般是很难阻拦的,尽管他们有不同的看法,但还是配合郑樟雄做好工作。 

    郑樟雄找到建行的老同学从建行贷款10万元。那时刚好老城区斗潭农贸市场门口有一批店面在投标招租,他与年富看了以后觉得还合适,就报了名。这是他们第一次参加投标,很好奇也很紧张,最后他们以年租金16008元投得一家店面使用权。这么贵的房租能做得出来吗?他们心里都没底。接着,还是他们两人还是自己用木档和三合板锯锯钉钉把店面装修起来。 

    店面装修好了,叫谁来做呢?他们想到让樟田的妻子余凤忠来做加工。这时郑樟雄的副食品店也转手了,妻子余仁阳也可腾出手在店里做销售。万事俱备,斗潭店就在1995年五一节前开业了。这次新店开张郑樟雄在宣传上做得更充分了,他把不老鸡太阳月亮图案文字,用泡沫塑料做成立体店牌,把原来的单面《不老鸡专刊》的内容充实成两面,并且在开张当天派人挨家挨户发放。这一次专刊发挥了作用,人们看到专刊后都来店里,有的来看看,有的买只鸡回去试试。开张当天卖了104只鸡,郑樟雄喜出望外,年富他们心中的石头也落地了。 

    建行的贷款让郑樟雄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开出了第二家店,真可谓是雪中送炭。当他凑足钱提前把10万元贷款还给建行时,行长与旁人的一番话让郑樟雄深深地感动。行长说:“没想到他们的钱还得这么快。大家以为做‘卤味的’,哪里一下子还得起这十万元钱呀。”都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,所以,人们就不难理解,郑樟雄为什么一直来坚持要大家把钱存在建行了。 

    斗潭店开张过后,生意也不见得很好,营业额一直在三五百元之间徘徊。但斗潭店的开张以及开张的宣传使不老鸡名声大增,南区店的生意都在节节上升,很快日营业额能做八百一千了。在斗潭店的余凤忠怀孕了,店里忙不过来,郑樟雄又把堂姐妹郑立英、郑秀英叫来帮忙,她们俩一直帮到现在。郑樟雄记住这些,在后来金华开店时特别给她们留有股份。 

    郑樟雄第一次尝到了开分店的甜头,劲头更大了。到了下半年,眼看着两家店的生意稳定,他又动员起自己的大姨夫邱红卫夫妇到衢州来开店。邱红卫当时自己开着农用车,夫人余雪湖承包粮站卖米,收入也还稳定。一下子让他们出来开店,他们还是有些犹豫。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、考虑以及郑樟雄夫妇的劝说,他们决定把农用车变卖了,粮站转手,到巨化开不老鸡店。 

    非常凑巧衢化闹市区有家店面要转让,他们就接手了。这次店面装修,郑樟雄决定要请师傅用铝合金做,外加红色的遮阳棚和醒目的太阳月亮不老鸡图案文字,与以往比起来更有档次了。广告宣传还是《不老鸡专刊》,不过内容更充实了,郑樟雄决定扩大发行量,挨家挨户发了1万份专刊。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发展,不老鸡的工艺和配方日趋成熟,不老鸡的口味赢得人们一片叫好声。1995年12月20日不老鸡第三家店开张了,生意出人意料的好,第一天就卖了200多只鸡,邱红卫夫妇忙得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。他们回忆说,那时晚上十二点才能把第二天加工的白条鸡清洗准备好,凌晨三点钟又起来把鸡做下去,真够忙的,但大家心里还是很高兴。 

    邱红卫也是乌溪江土生土长的农民儿子,除了具有淳朴、勤劳、待人热情的品格以外,长期在外开车,与人交往多了,说话特别有幽默感。记得有一次一位顾客来买只鸡,本想说把鸡屁股剪掉,却说成“把我屁股剪掉”,邱红卫马上笑嘻嘻地接话,“你把屁股拿进来,我帮你剪掉吧。”引得大家哄堂大笑。就是这样他让很多顾客喜欢,现在他离开巨化店好多年,可还有顾客在打听他的消息。 

    每天卖两百多只鸡的情况一直持续到春节。那段时间每到中饭晚餐时间,不老鸡巨化店面口总是排满人。连锁效应再次产生了,随着巨化店开张火爆,衢州南区店、斗潭店的生意也跟着上升。 

    在以后的时期内,郑樟雄的姨丈巫春选夫妇加入不老鸡开了南湖店;舅舅黄学行夫妇加入了不老鸡,参加斗潭店管理;老同事周春洪加入不老鸡开了新桥街店;老丈人余佳高夫妇也加入了不老鸡,开了巨化滨江店。到了1996年夏,不老鸡在衢州已有六家连锁店。“吃鸡要吃不老鸡”成为马大嫂们的口头语,不老鸡在衢州站稳了脚跟,郑樟雄真正感到好一阵的轻松和喜悦。